李孔嘉醫生個人照

簡介

李孔嘉,出生於雲林,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一九八五年考取公費留學赴美,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運動醫學博士學位。曾服務於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任嘉義榮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兼任復興劇校及藝術學院舞蹈科駐校醫師;現任嘉義陽明醫院 副院長,並於陽明大學任教。學術著作包括中外雜誌論文二十餘篇。

現職

  1. 嘉義陽明醫院 副院長
  2. 國立陽明大學教授(部定)
  3. 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 現任理事(曾任常務理事)
  4.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現任理事(曾任常務理事)
  5. 臺灣骨科研究學會, 曾任候補理事

學歷

  1. 加州大學(UCLA)運動醫學碩士
  2. 加州大學(UCLA)運動醫學博士
  3. 1985考取公費留學赴

經歷

  1. 岡山空軍醫院.外科.少尉軍醫官 (8個月)

  2. 美國加州大學(UCLA)附設醫院骨科見習 (12個月)

  3.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住院醫師 (5年)

  4. 嘉義榮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 (3年)

李醫師是94歲密宗仁波切 的私人醫師,目前住在美國紐約市

李孔嘉醫生於民國106年9月當選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第7屆理監事會常務理事

代表性得獎紀錄

  1. 亞太脊椎外科醫學會北區年會 2003 優秀論文比賽 第三名

  2. 臺灣骨科研究學會 2007 SCI 論文積分比賽 2011 第三名

  3.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 2010 優秀論文比賽 病例研究組 第一名

  4.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 2013 優秀論文比賽 壁報組 第一名

  5. 臺灣骨科醫學會 2015 優秀論文比賽 臨床類別 第一名

  6.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 2022 優秀論文比賽 佳作

  7.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 2023 優秀論文比賽 佳作

代表性著作

運動傷害防治和骨骼保健 平裝│252頁│普通級│單色│新25開

國內外專利

脊椎內植物超過15樣

例:經由椎莖植入椎體
脊椎重建復位器之構造(一)

主辦國內醫學會

  1.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 / 夏季季會 會長2011
  2. 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 / 冬季季會 會長2014
  3. 臺灣脊椎外科醫學會 / 第16屆 理事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111年度82次聯合學術研討會頒予李孔嘉醫生擔任研討會座長感謝狀

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112年會員大會暨31次學術研討會頒予李孔嘉醫生擔任研討會座長感謝狀

李孔嘉醫生於民國110年3月6日獲頒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優秀論文競賽佳作

李孔嘉醫生獲頒台灣脊椎外科醫會111年會員大會及第30次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競賽佳作.

李孔嘉醫生於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112年會員大會暨31次學術研討會獲得優秀論文競賽佳作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於民國106年10月29日致贈感謝狀感謝李孔嘉醫生擔任106年度第73次聯合學術研討會座長

李孔嘉醫生於民國111年6月15日當選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第16屆理事

國際著名的脊椎外科醫師會後與李孔嘉醫生合影

 

兼任教學資歷

  1. 國立陽明大學 (授課科目: 運動傷害防治. 生物力學. 老年運動傷害防治) 擔任碩士.博士指導教授
  2. 國立中正大學 (授課科目: 運動醫學)
  3. 國立國防醫學院 (授課科目: 臨床骨科)
  4. 國立嘉義大學 (授課科目: 運動醫學)
  5. 國立藝術學院 (授課科目: 運動醫學)

兼任執業資歷

  1.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科駐校醫師
  2. 中信鯨 職棒隊 隊醫 (七年)
  3. 嘉南勇士 職棒隊 隊醫 (四年)

代表性著作

運動傷害防治與骨骼保健

李孔嘉醫生著作-運動傷害防治與骨骼保健-封面

語言 中文繁體
裝訂 紙本平裝
ISBN 9789579680066
頁數 256
分級 全齡適讀
商品規格 25開15*21cm
出版地 台灣

代表性原創論文

  1. Li KC, Chen HH, Li A, et al: Safe zone for application of transpedicle body augmenter. J Orthop Surg Taiwan 21:125-133, 2004.
  2. Li KC, Wong TU, Kung FC, et al: Staging of Kummell’s disease. J Musculoskel Res 8:43-55, 2004.
  3. Chen HH, Wang WK, Li KC, et al: 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the body augmenter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vertebral body. Spine 29:E382-E387, 2004.
  4. Chen HH, Cheung HH, Wang WK, Li A, Li KC: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unilateral fixation with interbody cages. Spine 30:E92-E96, 2005.
  5. Li KC, Hsieh CH, LeeCY, Chen TH: Transpedicle Body Augmenter: A Further Step in Treating Burst Fractur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436:119–125, 2005.
  6. 陳祥和. 李孔嘉: 應用鈦合金椎體植入物行椎體重建的臨床報告及其生物力學分析. 中華創傷骨科雜誌 7:908–912, 2005.
  7. Li KC, Hsieh CH: Pedicle augmenter in treating burst fracture. Spine J 3(Suppl):148S, 2003.
  8. Chen HH, Cheung HH, Li KC: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unilateral fixation with interbody cages. Spine J 4(Suppl):6S, 2004.
  9. Li KC: Posterior approach for cement disease following vertebroplasty. Spine J 5(Suppl):101S, 2005.
  10. Li KC, Lee JP: A new method to treat kümmell’s disease with cord compression. Spine J 5(Suppl):135S-136S, 2005.
  11. Li KC, LiAF, Li A, Hsie. CH: The results of manual reduction in correcting post-traumatic kyphosis. Spine J 6(Suppl), 2006.
  12. Chen HH, Li A FY,Li KC,et al. Adaptations of Ligamentum Teres in Ischemic Necrosis of Human Femoral Head.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6; 328(328):268-75.
  13. Li KC, Chiang PC, Yin JH, et al. In situ method to test skin extensibility for area excision. J Biomech1994; 27(6):839-839.
  14. Li KC, Chang MC, Liu Y, et al. In situ method to evaluate tendon graft length during hand surgery. J Biomech 1994; 27(6):838-838.
  15. Li AF, Li KC, Chang FY, et al. Preliminary Report of TpBA Vertebroplasty in Painful Vertebral Tumors. Spine 2006;31:E805-12.
  16. Li KC, Li AF, Hsieh CH, et al. Another option to treat Kümmell’s disease with cord compression. Eur Spine J 2007;16:1479-87.
  17. Li KC, Li AF, Hsieh CH, et al. Transpedicle Body Augmenter in Painful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Eur Spine J 2007;16:589-98.
  18. Li A, Chen JK, Li KC, Hsieh CH,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transpedicle body augmenter in treating burst fractures. Indian J Orthop 2007;41:362-7.
  19. Li KC. Reply to Letters to Editor by Pandher, Kapila, and Gupta. Indian J Orthop 2008;42:363-4.
  20. Li A, Li KC, Hsieh CH. Transpedicle body augmenter for vertebral augmentation in symptomatic multiple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dian J Orthop 2010;44:191-7.
  21. Li KC, Yu SW, Li A, et al. Subpedicle decompression and vertebral reconstruction for thoracolumbar Magerl incomplete burst fractures via a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Spine (Phila Pa 1976). 2014;39(5):433-42.
  22. Li K-C, Hsieh C-H, Liao T-H. Cemen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LIF) for low grade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with minimum 10-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Surgery. 2022;7(16). doi.org/10.29011/2575-9760.001691

  23. Li KC, Hsieh CH, Liao TH, Cheng BH. A novel classification of c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based on plain radiographs associated with cement filling rate and relevance to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unipedicle vertebroplasty. Eur Spine J. 2023 Jan;32(1):101-109. doi: 10.1007/s00586-022-07412-7. Epub 2022 Oct 12.

  24. Li K-C, Hsieh C-H, Liao T-H. Clinical outcome-supported advance of cement lumber interbody fusion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Journal of Surgery. 2023;8(1). doi.org/10.29011/2575-9760.001697

  25. Kung-Chia Li | IntechOpen : Manual reduction, subpedicle approach, and body cage to treat burst fracture
    IntechOpen https://www.intechopen.com/profiles/518621